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气体传感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选型与使用规范

精讯畅通    2025-06-9

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炭行业的重中之重。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存在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多种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的积聚和超限极易引发爆炸、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气体传感器作为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关键设备,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井下气体浓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因此,科学合理地选型与规范使用气体传感器至关重要。

一、煤矿常见有害气体特性及监测需求

(一)瓦斯(甲烷)

瓦斯是煤矿井下最主要的危险气体之一,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当瓦斯浓度达到 5% - 16%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对瓦斯浓度的实时监测是煤矿安全监测的首要任务。瓦斯传感器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瓦斯浓度的变化,以便在浓度接近爆炸下限时及时发出警报,采取通风、停产等措施。

(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主要来源于煤炭自燃、爆破作业等。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组织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同时,一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也可能是火灾的前兆。因此,一氧化碳传感器需要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复杂的井下环境中准确监测。

(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虽然本身无毒,但在井下积聚会导致氧气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此外,二氧化碳浓度的异常变化也可能反映井下的通风状况或其他潜在问题。二氧化碳传感器应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准确测量二氧化碳浓度,为通风系统的调整提供依据。

二、气体传感器的选型要点

(一)根据监测气体种类选择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对不同气体的检测原理和灵敏度各不相同。对于瓦斯监测,应选择催化燃烧式或红外式甲烷传感器。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线性度好等优点,但易受硫化氢等气体中毒影响;红外式传感器则具有抗中毒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氧化碳监测,电化学式传感器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它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对于二氧化碳监测,红外式传感器是主流选择,能够准确测量二氧化碳浓度。

(二)考虑传感器性能指标

  1. 灵敏度:灵敏度决定了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气体浓度变化。在煤矿安全监测中,要求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便及时发现气体浓度的微小变化。例如,瓦斯传感器的检测下限应尽可能低,以确保在瓦斯浓度刚开始升高时就能发出警报。
  2.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传感器从接触到气体到输出稳定信号所需的时间。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的响应时间能够为采取应急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一般来说,瓦斯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应不超过 30 秒,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也应尽量短。
  3. 稳定性:井下环境恶劣,温度、湿度、粉尘等因素都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因此,传感器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保持准确的测量结果。稳定性可以通过传感器的长期漂移、重复性等指标来衡量。
  4. 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传感器对目标气体的检测能力不受其他气体干扰的程度。在煤矿井下,存在多种气体共存的情况,传感器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避免误报。例如,瓦斯传感器应能够准确区分甲烷和其他可燃性气体。

(三)结合煤矿实际情况

  1. 井下环境条件:煤矿井下温度、湿度变化较大,且存在粉尘、腐蚀性气体等。选型时应考虑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和抗干扰能力。例如,传感器应具备防尘、防水、防爆等功能,以适应井下恶劣的环境。
  2. 监测范围和布局:根据煤矿的规模、巷道布局和通风系统,确定传感器的监测范围和数量。对于重点区域,如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巷等,应增加传感器的布置密度,确保全面覆盖。
  3. 与安全监测系统的兼容性:气体传感器需要与煤矿现有的安全监测系统集成,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因此,选型时应考虑传感器与监测系统的接口类型、通信协议等是否兼容。

三、气体传感器的使用规范

(一)安装规范

  1. 安装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能够准确反映井下气体浓度的实际情况。瓦斯传感器应安装在距工作面不大于 10 米、距顶板不大于 300 毫米、距巷道侧壁不小于 200 毫米的位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安装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如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掘进工作面等;二氧化碳传感器应安装在回风巷道等能够反映整体通风状况的位置。
  2. 安装方式:传感器应牢固安装在支架或墙壁上,避免晃动和碰撞。安装时应确保传感器的进气口畅通,不受遮挡,以便气体能够顺利进入传感器。

(二)调试与校准

  1. 调试:传感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确保其工作正常。调试内容包括检查传感器的显示、报警等功能是否正常,调整传感器的零点和量程等。
  2. 校准: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是保证其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校准周期应根据传感器的类型、使用环境和厂家建议确定,一般不超过 15 天。校准应使用标准气体,按照规定的校准方法进行操作。校准过程中应记录校准数据,以便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评估。

(三)日常维护与管理

  1. 外观检查:每天应对传感器进行外观检查,查看传感器是否有损坏、变形、积尘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 清洁保养: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清洁保养,清除传感器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保持进气口的畅通。清洁时应使用柔软的布料,避免损坏传感器。
  3. 故障处理:当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常见的故障现象包括传感器无显示、显示异常、报警不灵敏等。对于无法自行修复的故障,应及时联系厂家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存储,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井下气体浓度的变化趋势,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四)人员培训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气体传感器的原理、性能、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培训内容包括传感器的选型、安装、调试、校准、日常维护等方面。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气体传感器能够正常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气体传感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选型与规范使用气体传感器,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井下气体浓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煤矿企业应高度重视气体传感器的选型和使用工作,加强管理,确保传感器的性能稳定可靠,为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保驾护航。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体传感器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                        公司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高新区火炬路221号
  •                        微信:191 0631 7877
  • 电话:191 0631 7877
  •                        济南分公司: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1号楼写字楼B区3-602C室
  •                        微信:191 0631 7877
  • 电话:191 0631 7877
           Powered by精讯畅通© 鲁ICP备15041757号-17 网站地图

   

      191-0631-7877

厂家直销    价格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