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环境的严重污染让检测气体浓度的技术和仪器不断兴起和发展。其中包括化学传感器、陶瓷传感器及各种类型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以及测量湿度的温湿度记录仪,二氧化碳变送器等等。每种气体传感器可以适用于一定的应用领域,但需要经常校准,并只能在清洁的环境中工作。
传统的CO2传感器对于像CO2这样的不可燃气体的检测是尤其困难的。化学气体传感器很难胜任这项工作,使用寿命也很短。其他的各种间接测量方法,由于它们通常不仅仅对一种气体组成度敏感,所以其精度很低且漂移量较大。而红外CO2传感器是一种物理类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CO2进行探测,由于不同种类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可以依据这种原理进行气体浓度检测,不像化学类传感器那样容易受到环境干扰。
红外CO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不同气体分子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利用气体浓度与吸收强度关系(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鉴别气体组分并确定其浓度。在测量二氧化碳浓度时,传感器有一个光谱的光源发射红外线,光线穿过光路中的被测气体,透过窄带滤波片,到达红外探测器。
各种气体都会吸收光。不同的气体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比如CO2就对红外线(波长为4.26m)最敏感。红外CO2传感器通常是把被测气体吸入一个测量室,测量室的一端安装有光源而另一端装有滤光镜和探测器。滤光镜的作用是只容许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探测器则测量通过测量室的光通量。探测器所接收到的光通量取决于环境中被测气体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