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可以将特定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可识别的电信号的转换器,是气体检测仪的核心元件,也是一种将待测气体的成份、浓度等信息转换成可以被人员、仪器仪表、计算机等利用的信息的设备。
1、分类
气体传感器主要有五种技术路线,半导体、红外、催化燃烧、电化学和光电离子;其中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和催化燃烧气体传感器是目前最常用的几种气体传感器。红外是智能气体传感器的重要载体,主要应用于暖通制冷与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工业过程及安全防控监控;催化燃烧多用于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烷类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1、政策
随着中国工业气体的发展,对气体传感器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中国政府重视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从加强传感器技术创新、设置技术研发奖励、推动传感器迭代应用等方向促进气体传感器的发展。
2、社会背景
物联网的组织架构分为四个层级,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传感器处于感知层当中。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也是核心部分,传感器获取物理、化学、生物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易识别的数字信息传输至后端平台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物联网产业规模为1.9万亿元,同比2020年上涨11.76%。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将带动气体传感器的发展。
1、产业链
气体传感器上游主要为电子元件、光学材料、探测器、贵金属材料、精密加工等行业。气体传感器按原理可划分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催化燃烧气体传感器、光学气体传感器等不同类型。根据用途,气体传感器可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等多个领域。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气体传感器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领域的应用突飞猛进。
2、下游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气体传感器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煤炭、石化、汽油站等,其中煤炭占比最重,占据了中国气体传感器下游应用领域14%的份额,石化占据了中国气体传感器下游应用领域13%的份额,汽油站占据了中国气体传感器下游应用领域11%的份额,其他领域占比62%。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