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气体传感器出现灵敏度衰减是什么原因?

精讯畅通    2023-03-2

气体传感器寿命是影响气体传感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前期给大家介绍了影响气体传感器读数的因素有气体浓度、平衡气(背景气)、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气体压强和气体流量,今天精讯畅通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一个因素,即传感器寿命。

气体传感器与其它电子元器件一样,都是有使用寿命的。总体上说,寿命最长的是非色散红外气体传感器,其次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再次是催化燃烧气体传感器,寿命最短的是光离子化(PID)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寿命视气种而定,最短的7个月,最长的达到10年。

气体传感器

不同传感器的寿命是怎样的?

催化燃烧传感器(LEL):从1年到3年不等。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EC):从7个月到3年不等。7个月寿命的是消耗型的光气(COCL2)传感器。

非色散红外气体传感器(NDIR):5年以上。NDIR气体传感器内部绝大多数是半导体器件,因此寿命是很长的。传感器中寿命最短的是红外光源,光源寿命从几千小时到几万小时不等。

光离子化传感器(PID):3个月到3年不等。限制PID寿命的是紫外灯的寿命。10.7eV的紫外灯寿命是最长的,9.8eV的寿命次之,寿命最短的是11.6eV的。虽然是物理传感器,但UV光除了电离气体之外,也对PID自身材料造成了破坏。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MOS):1年到10年。MOS传感器多数用在民用环境,因此环境较好,寿命也较长。

如何判断传感器寿命到了,或需要维修了呢?

催化燃烧传感器(LEL):在6个月之内,灵敏度下降大于15%,就可以认为寿命到了。还有一种办法,比较专业一点,需要电子工程师来判断,那就是灵敏度小于规格书所规定范围的66%,即可认为寿命到了,需要更换传感器。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EC):两种办法判断寿命。

1.灵敏度小于规格书所规定范围的66%,即可认为寿命到了,需要更换传感器

2.使用时间已经超过EC传感器质保期的150%了,为保证安全起见,需要更换传感器。医用的传感器比较特殊,质保期一到,需要立即更换,这完全是为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医疗法规的要求使然.

非色散红外气体传感器(NDIR):如果设计制造的好,NDIR的寿命可以达到10年。如果半年内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大于量程的5%,说明该传感器性能已经不够好了。如果一年漂移大于10%,那就不能再用了,需要更换。

光离子化传感器(PID):不同能量的PID寿命不同。10.7eV的紫外灯寿命最长,大约两年左右。9.8eV的寿命次之,大约半年。11.6eV的寿命最短,不到3个月。寿命到了之后,传感器电子部分还是可以用的,需要更换的是紫外灯、叉状电极和特富隆塑料件。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MOS):灵敏度小于规格书所规定范围的66%,即可认为寿命到了,需要更换传感器。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公司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高新区火炬路221号
  •                        微信:191 0631 7877
  • 电话:191 0631 7877
  •                        济南分公司: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1号楼写字楼B区3-602C室
  •                        微信:191 0631 7877
  • 电话:191 0631 7877
           Powered by精讯畅通© 鲁ICP备15041757号-17 网站地图

   

      191-0631-7877

厂家直销    价格优惠